查看原文
其他

這就是用好中央的支援嗎?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4-05

本文要點

抗疫物資堆積如山,基層市民望眼欲穿。


中央關懷港人,近一個月緊急運送大量抗疫物資支援香港。不過,據了解大部分物資未能及時發送,很多染疫在家隔離的市民遲遲未獲得應急物品,有人「陽轉陰」多日後才收到物資包,有人一日內重複接收。


有染疫市民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物資發放又慢又亂,政府應該做好統籌。有前線義工指出,現時派發的物資主要來自社會捐贈,由於缺乏信息發放及協調機制,確實出現資源重疊問題,建議政府設置信息平台並且做好統籌角色。


政府強調缺人手,有義工建議18萬公務員投入派物資,政府60多個部門依地區承包,與社區合作,很快解決問題。




大公報記者 李清、賴振雄、梁少儀

  

政府向確診者派發物資包被指進度緩慢又混亂。《大公報》早前報道,確診者陳先生(化名)遲遲未獲政府支援,自行在一間空置地舖自我隔離,7歲細女曾經要在寒夜「打地鋪」,陳先生最近已經完成14天隔離回家。


確診市民:唯有靠自己


「前前後後14日,感覺政府幫不到我,唯有靠自己!」陳先生與太太2月18日接受核酸檢測,翌日確診,因為擔心傳染3名女兒,轉到朋友空置的舖位內自我隔離,兩日後7歲細女也染疫,由於政府未能提供治療,只能夠靠自己,親友協助下接送細女到舖位,一起度過14日。


他表示,政府人員在2月20日聯絡太太,但只表示會「跟進」,直至確診12天後的3月2日才收到物資包,「一係不送來,一係一日分三次送來,上午一份,下午一份,傍晚更加送來兩份,我們3人就合共取得4份。」


每份物資包內含居家隔離手冊、多個口罩、6個快速檢測包,一支探熱器,換言之陳先生一家三口收到4支探熱器!他認為,資源嚴重重疊,非常浪費,「最需要時沒有,靠有心人接濟,幸好我們全家也沒有發燒,物資包內沒有止痛退燒藥,如果女兒發燒,怎麼辦?」


「物資派發當然是愈快愈好啦!」鄭小姐的媽媽於2月25日做核酸採樣,3月1日才收到陽性檢測結果,同日登記衞生署的核酸陽性呈報平台,但直至昨日完全無消息,無收到任何抗疫物資包。鄭小姐本人於3月4日快速測試呈陽性,衞生署於3月7日推出快測陽性呈報平台,她立即呈報,3日後即3月10日才收到抗疫包。


不過,鄭小姐收到的抗疫包內只有6個快速測試包、一包Level 3口罩、一個探熱針,以及兩本小冊子,並無連花清瘟等中成藥,也沒有血氧儀。


中央為保供港物資暢順,以特事特辦方式為港開闢「綠色通道」。


抗疫包物資各有不同


吳先生於3月10日快速測試呈陽性,翌日在呈報平台登記,過一天便收到抗疫包,內有一盒連花清瘟、6個快速檢測包及一些小冊子。當聽到其他患者收到的抗疫包內有探熱針、口罩,但沒有連花清瘟,他覺得政府的派發物資安排混亂,「點解抗疫包內容會有唔同?因為係唔同部門?地區?日子?好彩我自己有探熱針,症狀也唔需要血氧儀,但如果係其他患者,需要呢兩樣醫療物資,出外購買真是有困難!」


商經局最新發布顯示,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正接收共45萬盒由中央捐贈的抗疫中成藥,其中17萬盒撥給民政事務總署透過「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及其他熱心社團在社區派發;另外,部分透過食衞局向因應限制與檢測宣告而須接受「圍封強檢」的居民派發。其餘正透過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隔離設施及18間中醫診所分發予接受治療的人士及確診患者。


醫管局回應稱,全力配合食衞局分發由國家捐贈的抗疫中藥予正在社區隔離設施的確診者,及分發給18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接受治療的人士,截至3月11日已分發近4萬盒。


有讀者向大公報記者反映,感染後在家隔離多天,才收到政府的抗疫檢測包。

  

匪夷所思|中央贈藥險被銷毀


中央無償贈送香港的物資,包括連花清瘟等三款中成藥。消息說,有政府部門於大約三星期前,收到捐贈的連花清瘟,但由於是內地版的連花清瘟,而當時有衞生部門發出警告說,本港市面有未經註冊的連花清瘟,提示市民不要使用,該批連花清瘟險些被銷毀。幸有與會者指出,中央捐贈的物資,不應被銷毀,才取消銷毀行動。


衞生署曾發稿指未經註冊


翻查資料,衞生署在2月22日發出新聞稿表示,根據情報突擊搜查多區藥店,行動中檢獲兩款未經註冊藥品,分別名為「以岭連花清瘟膠囊」及「連花清瘟膠囊」。衞生署又稱,未經註冊藥品可能對公眾健康構成風險。


根據衞生署發放的圖片,「以岭連花清瘟膠囊」與內地版的連花清瘟一樣。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上周在立法會一個會議上,被問到政府動用《緊急法》為指定事項作出豁免,是否已經豁免內地版的連花清瘟。徐德義說,中央政府提供的藥物有內地版「連花」,所有中央提供的支援,包括該藥物批次,都已經豁免註冊。


透視鏡|染疫亟待物資 空等政府18日


文/蔡樹文


特區政府在昨日記者會交代為居家隔離人士提供支援方面的工作,特首林鄭月娥「靠估」指現時居家隔離和檢疫人士逾30萬人,但她補充稱,相信高估了數字,因部分人已「順利」完成檢疫及隔離。筆者以過來人身份告訴大家,絕不順利!內地援助港人的抗疫物資不知哪裏去了。


第五波疫情昨日累計694,246宗感染個案,由於醫院床位不足,絕大多數人是居家隔離治療。對居家隔離者提供支援,當局承認是在「仍處追趕階段」。此時此刻,不知道「追趕階段」何時完結?大部分患者仍未收到政府派發抗疫物資!


筆者一家五口同住,2月24日起家中四人陸續感染出現病徵。其中三人是社區檢測站進行核酸檢測,證實陽性,即時按機制在政府網上平台申報。最後一位是91歲患癌長輩,在東區醫院檢測發現陽性。


直至昨天,已經18天了,我們還在等政府通知、等抗疫物資、等藥物支援,杳無音信。一周前,四位家人全部陽轉陰。這18天若不是靠朋友、義工送來防疫物資和藥物,不知怎捱過來。


當局要求染疫者家居隔離不要外出,我們做到了,可惜當局未履行職責,接收了中央源源不絕援港抗疫物資卻遲遲未派到患者手中,究竟堆積在哪個貨倉?辦事樣樣滯後不到位,怎贏疫戰?這就是用好中央的支援嗎?


社評|盡快把援港物資送到市民手上



  

在中央全力援港抗疫以及香港實際抗疫成效之間,存在着「溫度差」和「時間差」的問題。一方面,數十萬市民居家抗疫,迫切需要抗疫物資;另一方面,大量中央援港物資封存於倉庫中,未能及時派上用場,情況令人痛心。特區政府必須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從指揮、統籌到落實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查找不足,杜絕官僚作風,全力提升效率,盡快打通援港物資送到市民手中的「最後一公里」。


中央惦記香港市民健康安全,這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通過一系列具體行動體現出來。從派出專家組和抗疫人員,到供港物資由陸路、水路、鐵路「三路並進」,再到夜以繼日為香港建造方艙醫院等等,無不是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有內地供港物資單位表示,中央要求援港,相關部門都立下「軍令狀」,想盡一切方法,窮盡一切途徑,將有關物資準備好並送到香港,不敢有一刻耽誤。


可惜,香港在善用中央援港抗疫資源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內地屠宰人員來港多日「無工開」,方艙火速建成但使用率不高,蔬菜供應恢復正常但價格依然偏高、市民難享實惠等等,都一再引起批評。同樣令人無法接受的是,中央火速供港抗疫物資的分派嚴重滯後,有傳媒報道分派率僅有10%,令人震驚。


昨日特區官員表示,今日派發的抗疫物資中將會包括血氧儀。問題是,早在3月初香港已收到內地送抵的41萬套血氧儀,也就是說從抵港到落到市民手中,足足遲了10天。血氧水平是評估感染者是否需要送院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中央支援血氧儀可謂雪中送炭,香港有了寶貴的儀器卻沒有及時分派到有需要者手中,好比戰士上戰場卻沒有子彈,這仗怎麼打?


屯門內河近日停泊了大量內地貨櫃船,也反映香港物流渠道不暢的事實。這些船載運抗疫物資,但泊岸卸貨一般需輪候4至5小時,做登記手續又耗費數小時。有內地單位指出,準備好了大批物資,但停靠香港碼頭太慢造成物資積壓。特區有關部門則稱不少碼頭工人確診,人手短缺影響了物流效率。


救人如救火,不能有任何藉口。政府估計現時有30萬人居家抗疫,他們迫切需要抗疫物資,而負責分派物資的官員表示,2月28日至3月2日每日分派1萬個抗疫物資包,現在提升至每日分發5至6萬包,連日來已為20萬家庭派出物資包。由此可見,政府分派效率的確提高了,但與市民的實際需要還有很大距離,與中央援港抗疫的高效率相比,更是差天共地。


抗疫不僅是物資保障戰,也是一場人力組織戰、資源運用戰。當前香港抗疫出現的不僅僅是經驗不足、人手短缺的所謂客觀因素,更與官僚思維、官僚體制、官僚作風密不可分。不改變心態,還繼續為抗疫成效不彰尋找藉口,這絕不是應有的態度。


中央對香港的關愛必須及時傳遞到每位市民手中,中央援港項目和措施必須盡快落到實地。中聯辦連日來派出由辦領導牽頭的兩支小分隊,直插一線,了解實情,圍繞方艙建設和物資分發與特區政府及有關方面密集會商,支持特區政府履行好抗疫主體責任。高效的執行力,不是嘴上說說,必須要讓大家看得見、摸得到,特區政府18萬公務員應該走出來,帶頭派發抗疫物資。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大文快報(2022.03.13)周日


院舍護工:我們水深火熱,政府快支援!


急症室迫爆 病人入院要等7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